最及时、最全面的高考新闻资讯、备考资料、志愿填报等高考服务,只为助你成功高考!
作为高考语文的必考题,诗歌鉴赏也是令很多同学头疼的题型之一。因为诗歌鉴赏不仅要会“赏”,更要会分析,要对作品有充分的理解和挖掘。这不仅要求同学们理解诗歌中字词句的具体释义,更要走进诗人内心,发现诗歌隐藏在背后的深意!诗歌鉴赏到底应该如何解答?这些方法可以帮到你!
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,它像一条红线,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,更像一个窗口,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。关注题目,分析题意,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。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:如象杨炯的《从军行》、李白的《越中览古》《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、骆宾王的《在狱咏蝉》、杜甫的《春夜喜雨》等等。
把握诗词意象,分析意象的含义,有利于对诗词的深入理解。意象是诗词中的物象与情意的组合,它不仅是诗中描绘的景与物,还蕴含着作者的感情。把握诗词意象,就是要对诗词的“景”与“物”进行分析,挖掘其中隐含的作者感情。
诗词意象的含义,有些是约定俗成相的。如月,表示怀乡、团圆;如柳,表示送别、思念;如孤雁、断鸿,表示飘零、孤寂……但是,并非意象一成不变,更多意象含义,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。
一般而言,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,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,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。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: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,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,为他们奔走呼喊,代他们倾诉衷肠;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,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。
“起承转合”是古典诗歌,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征,在一定程度上,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作者的思路,进而贯通全诗。在复习备考中,如果我们遵循这种规律的话,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,尤其要注意起句,因它往往是贯通全诗、解读全诗的钥匙。另外,要想准确把握诗歌的结构,还应该学会正确地认读,这就要求必需掌握诗词的特殊句式,消除文字隔阂。与古汉语的特殊句式相比,诗词中特殊句式与之不完全相同。比如倒装句,则常常是受平仄限制而进行的调整。
再者,诗词中,无表假设性词的假设句(如“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”“东风”句是假设句);用“敢、肯、忍”等词表反问语气的反问句(如“欲为圣明除弊事,肯将衰朽惜残年。”“肯”为岂肯的意思)等等,都属诗词的特有句式。可见,熟练掌握这些特殊句式,认真梳理、不断积累常用词汇,才能做到“认读”正确。
在诗歌鉴赏中,注释是帮助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工具,也是理解诗句的关键,往往大多数注释都有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观点的提示作用。注释也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,虽短短几字,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。
有些介绍写作背景,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;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,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。有时介绍作者,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。因此,在阅读诗歌过程中,绝不能放开对注释的解读与参考。
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,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,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,千万不能空泛而谈。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,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。
句意理解方面:误解多义字、对象错位、偷换概念等;思想感情分析方面:无中生有、牵强附会、任意拔高等;表达技巧方面:张冠李戴、想当然等。我们在平时要多加练习,并及时总结答题规律。
古代的诗人喜欢用典,其原因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,为表达委婉一些;二是以古喻今,更理直气壮一些;三是可以用较少的文字传递较多的信息,使表达简明一些。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:(1)用历史旧事,借古喻今;(2)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,既自明心迹,又丰富诗歌的意蕴,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,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“脱胎换骨”。
想在语文诗歌鉴赏题上不丢分?这些方法同学们的记住了吗!在答题时一定要多多分析,深入理解诗歌的深意哦!
高考全托抢分班,现在招生中,期间有免费试听课,请同学们踊跃报名。给自己的高三做一个满意的规划
珠峰学校一轮复习抢分班,百天再提100分,抢分热线13343211977